学名:Chelonoidis chilensis
分布:南美洲南部(阿根廷及巴拉圭)
栖息环境:干燥的草原地带
成体体长:背甲30-40CM
阿根廷陆龟也叫洽克陆龟(ChacoTortoise),名字源自于栖息地区来命名,栖息范围从玻利维亚东部通过巴拉圭及阿根廷境内的(Chaco)洽克平原地区。阿根廷象龟的学名称为智利陆龟,其实是地理认知上的错误,因为它们分布在智利的族群很少,只是当初1870年Gray首次在Mendoza地区发现它们时误以为那是智利的领土而错误的命名为智利陆龟。阿根廷象龟与红、黄腿陆龟有亲戚关系。但耶鲁大学的研究显示,它们很可能是加拉帕格斯象龟最近的血源亲戚。
与其它分布于南美的象龟属的最大差别在于本种尾部尖端具有1枚大型鳞片。幼龟极为类似苏卡达,只是背甲较宽,边缘较为上翘。随着成长,体色会趋于黝黑。基于分布地区的不同,阿根廷陆龟在体型和体色上还是有所差异的。
阿根廷陆龟最主要栖息于大草原环境,大致上可区分为几个主要区域,分别为莽原环境及干燥草原区域(草原、灌木林及干燥森林),这些环境包含平地及山区。因栖息地区地形变化大,所以造成气候的大不相同,体型及习性也有明显差异,气温一般来说越往北部平均温度较高而越往南部平均温较低,至于相对湿度越往东北部湿度越高而越往西南部越为干燥,整体来说阿根廷陆龟栖息区域冬季平均温为5℃~25℃(依南北差异越往南方平均温越低),而夏季平均温为28℃~35℃,至于日夜温差则是南部温差大于北部平均为5℃~15℃之间。通常夏季为12~3月,冬季为6~8月,栖地没有雨季与旱季之分,不过越往南部雨量越少。当然阿根廷陆龟栖息地区以干燥莽原为主,不过分布于南部的种类少数栖息于沙漠边缘四季温差极大,必须忍受夏季40℃高温及冬季的10℃以下低温,所以它们会利用迁徙或挖洞来躲避恶劣气候,所以当地人又把阿根廷陆龟称之为阿根廷地鼠陆龟。
野外它们以野草、仙人掌和其它一些粗纤维的植物为食。由于阿根廷陆龟对湿度非常敏感,所以饲养时底材以干燥的干草或赤玉土最适合。虽然饲养难度不高,但是它们很容易感染疾病,所以最好不要与他种陆龟混养。它们也很常发生隆背、甲壳密度不够和嘴部角质生长过快的情形,所以为食量要控制得当。另外可以喂食钙块,乌贼骨或是未泡水的陆龟饲料来增加消磨嘴部角质的机会。高纤维,低蛋白且丰富钙质的食物是不可获缺的,建议以草食为主。
阿根廷陆龟成熟体型南部种可轻易超过30cm,而北部种成熟体型约25cm左右,雄龟腹部有明显的凹陷,典型的雄龟体型小于雌龟,在野外大致上11月~12月为求偶期间,而1月~3月间为产卵期,产量约2~6颗,孵化期250天以上,孵化期有时长达一年或者更久,而平均寿命都在80年之间。阿根廷陆龟的雌雄辨别比较困难,因为它们的尾巴都很粗短,不过仔细比较肛门到尾尖的距离还是可以分辨出来雄性比较长。雌龟繁殖率很低,每窝只产2-5颗蛋,而孵化期却可长达4-12个月。曾有记录显示最长的孵化期竟然长达15个月。台湾进口的阿根廷象龟绝大部分是体色最明亮的个体,所以长大后也很像扁平状的安哥洛卡象龟,还是有它们独特的韵味。